环球聚焦:记者蹲点|“一村一块田”带来什么
□本报记者王佳声刘磊本报通讯员桂建明王克军土地要素是乡村振兴的重要
□本报记者 王佳声 刘 磊
【资料图】
本报通讯员 桂建明 王克军
土地要素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但农田分散化、碎片化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进程,限制了土地作用的充分发挥。去年以来,高青县青城镇引导村民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将小田并大田,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一村一块田”改革模式,唤醒村集体“沉睡资产”,撬动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400多块小田变16块大田
6月27日,雨过天晴,记者来到位于黄河沿岸的高青县青城镇庵东村。由东大张、成庵、北张、北村和台子于5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庵东村,在附近十里八乡算得上大村,共有户籍人口475户1893人,耕地4200亩。
“数字看着体面,但咱村的常住人口也不过600多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更是超过半数。大多数人处在打工、种地两头顾的状态,而且过去咱发展村集体经济也缺少发力点。”在庵东村党支部书记张明刚看来,想要农业规模化运营,实现耕地增加、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强,小田并大田是大势所趋。
去年2月,在前期大量调研走访的基础上,青城镇结合镇域以大田作物种植为主的实际,正式启动“一村一块田”改革,在全镇26个行政村全部推行。
庵东村的“一村一块田”改革试点,首轮在其中一个自然村展开。随着宣传推进,去年秋后种小麦时,庵东村的土地流转量达到了147户566亩。
“‘大田’管理起来就是方便,小麦收割后,玉米播种和施肥一气呵成。要是不算晒地养地的时间,合作社流转的500多亩地两天就能收拾利索。”张明刚说。
“今年虽然有冻害,但这季小麦亩均产量也有将近1000斤。”张明刚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扣除各项成本,今年至少能有十多万元收入。按照合作社、村集体、农户1:5:4的分红比例,老百姓除了土地流转费,还能拿到近100元/亩的分红。
截至目前,青城镇流转土地新增23367亩,田块拆零并整16659亩,400多块小田变成了16块大田。
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均增加
为让“一村一块田”改革顺利推行,青城镇规范了土地流转程序,出台扶持政策,对各村新增连片流转土地按面积进行奖励,进一步打破行政村、自然村界限,推动土地成方连片,还成立“一村一块田”产业链党建融合体,联合村党组织、合作社、金融机构、农资企业、中储粮等单位,从贷款、保险、购销等方面提供全程指导和信息咨询全流程服务。
“就单说采购农资,咱合作社可以直接对接农资企业,统一采购,少了中间商赚差价,成本大大降低。与以往相比,一季麦子每亩地节约农药成本20至30元、节约肥料成本40至50元。”青城镇西五合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彬说。
为了保证村民利益不受损失,消除村民顾虑,各村大力宣传讲解土地承包权、所有权及承包面积不变的政策规定。尤其针对部分村民和种粮大户土地情结深、不愿并的情况,各村也通过换地、划定自种地、协商共种等办法予以解决。
如今在青城镇,通过除埂、填沟,让“小方格”变成“大方块”,不仅吸引越来越多的种粮能手投入粮食种植,还增加了可耕种的土地面积。2022年以来,该镇通过田块拆零并整,增加有效耕种面积约1700亩,机械化率由66.2%提高到95%以上;土地流转均价由每亩450元提高到900元。
“不仅村民土地流转的收入增加,各村的村集体收入也得到提高。”青城镇党委副书记王磊说,2022年,青城镇各村村集体经济增收均超过10万元。
“我们庵东村预计今年底村集体纯收入能达到20万元。村集体收入增加了,不仅各项公共开支有了保障,咱也可以多为村民谋些福利。”张明刚说。
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总结地方“小田并大田”等经验,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这无疑让正如火如荼开展“一村一块田”改革的青城镇更有底气。
“今夏种玉米时,全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新增流转土地10000亩,‘一村一块田’的构想有望在今年年底基本实现。”青城镇党委书记杨国华说,为了提升农田综合生产能力,青城镇以农田高水平流转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打造3.5万亩高标准农田。
小田并大田“1+1>2”
细碎土地化零为整,小田并大田,把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如何让村民实现高质量就业,实现“1+1>2”?
青城镇建成了占地100亩的黄河食品产业园,不仅可以拉长产业链条,发展粮食加工等产业,还能有效吸纳周边劳动力;青平社区瞄准土地流转后群众“二次就业”需求,精准对接园区企业招工需求和周边灵活劳务工程,提供就业咨询、技能培训等“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就业。
去年夏天,在县城务工的庵东村村民孙京刚,把自家的2块共5亩的土地,与邻地凑整,以每亩900元流转给了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尝到了甜头。“张书记,剩下的3亩地,说啥我也得流转给合作社,踏踏实实在厂子干。”近日,孙京刚向张明刚提出了要求。
“好,明年咱们合作社除了打算在粮食深加工上做文章,还计划牵手良种企业,做好良种繁育,进一步提升粮食附加值。而且等流转的土地多了,未来咱们还可以落地一些农业大项目。”张明刚点头回应。
关键词:
□本报记者王佳声刘磊本报通讯员桂建明王克军土地要素是乡村振兴的重要
6月28日,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盾构机出洞,由中铁十四局
1、链接:提取码:26jh《灵偶契约TheBoy》导演:威廉·布伦特·贝尔编剧:
新华社快讯:美元指数28日上涨,截至纽约汇市尾盘,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
我国是一个农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农产品生产经营方式的升级、农
1、链接:提取码:gyff《文雀》导演:杜琪峰编剧:陈键忠、冯志强主演:任达
文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孙唯6月28日,广东省公安厅政治部发布通知,对广
海吉亚医疗(06078)发布公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建议末期股息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贵公司医疗业务主要是什么
1、田鸡加西洋参红枣炖汤最好吃。2、西洋参炖田鸡的做法:食材:田鸡、
湖南日报6月28日讯(全媒体记者王铭俊通讯员蓝立华)“你看,孩子的口
附件: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红相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
国睿科技(600562)06月28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了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通讯员陈丹琪 文胡英权 摄)6月26日下午,温州市商务局局长虞立清带
长虹美菱(SZ000521,收盘价:元)发布公告称,2023年6月27日、2023年6
参考消息网6月28日报道据路透社6月26日报道,诺贝尔奖得主、锂离子电池
人工智能是IT行业发展最活跃的技术。微软雄心勃勃,希望能够在人工智能
百得利控股(06909)发布公告,将于2023年8月15日派发截至2022年12月
务标书制作员,商务标书怎么制作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来为大家解
陕西黑猫涨停收盘,收盘价4 58元。该股于9点56分涨停,2次打开涨停,截
截至2023年6月28日收盘,恒银科技(603106)报收于5 45元,下跌1 98%,换
家居家纺龙头品牌富安娜与京东到家近日达成深度合作。
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日本警方逮捕中国籍研究员事答记者问
今日卢布兑换人民币汇率最新价格(2023年6月28日)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珠海冠宇)成立于2007年,2021年
Copyright 2015-2022 人人酒业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